半年记

自从年前从上家公司被裁员后,最近半年没怎么写记录,说是太懒,其实是一个借口,主要是最近这半年来,觉得不是太顺,也不知道怎么来写这段记录,刚好今天有时间,顺着时间线写写最近半年的一些变化。
2月份被裁员后,带着夫人和孩子去了一趟衡阳,时隔多年,再次去了一趟衡山,之所以选择衡阳的理由是夫人大学生涯在衡阳度过,我们相识多年,那个时候我在长沙读书,她在衡阳读书,又是高中同学,自然而然后面在一起,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我的整个大学生涯,除了大一在网吧度过,大二、大三基本上是属于长沙-衡阳两地跑,时隔多年以后,再到衡阳,这个城市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我们两个带着小孩再次爬了一次衡山,说是爬,其实大多数的时候,是坐环山的小巴到半山,然后从中途上山顶。

从衡阳回来之后,就马不停蹄的入职了新公司,中间其实没有怎么休息,之所以急着入职的原因,还是觉得人到中年,还是要有一份工作,这家公司是之前博客记录的《记录一次面试》,从入职这家公司开始,好像一切都不怎么顺利
首先是接手了一块全新的业务,而且这块业务对于我来说,不是很喜欢,起初跟着其他部门的一个小团队协助做产品顾问,其实所谓的产品顾问就是跟着一起熟悉业务,说实话,东西不太难,只是心理存在对这个事情抵触的时候,比较难做好,但是因为长沙确实是机会比较少,所以就本着做着试试看的心理,从2月一直熬到了5月,临近转正的时候,上面可能也看出来了,产出没有达到预期,所以在试用期上,又卡了我一道,那段时间,确实是人比较焦虑,焦虑其实来源于自己对自己的要求,没有达到我想要的预期
中间有个小插曲,就是得知试用期没有过的时候,加上人比较焦虑,我提了一次离职,那个时候的想法是还是想再看下外面的一些机会,毕竟到了这个年纪,还是想去寻找一下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事情,这几个月来看,大家从上家公司出来之后,好像都不怎么顺利,有的在一年之内连续被裁员两次,提了离职之后,我就准备走,并且把手上的事情都做了交接,最终流程走到上面最后一环之后,前面的部门总、HR都签字了,走到最终的那个上面的人的时候,他问我:你想不想再试试?其实我当时确实还是比较犹豫的,因为这么多年职场生涯过来,深知提了离职没有走其实是大忌,但是又不甘心说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做好而放弃,这其实不是我的性格,考虑了一天之后加上外面其实机会也很少,就再留了下来,留下来的原因还是想先把这个项目做好试试,因为对于我来说,这是一块全新的领域,业务场景上存在诸多的盲区,而且在基础条件不怎么具备的时候,接下了这块事情
几个月的事实证明,这个确实就是一个不怎么样的摊子,首先是基建极差,之前有想过基建差,但是真的深入之后,才发现,如果前司是70分的话,那现在这边撑死了顶多就15分,而且这15分还是诸多采购的系统拼凑在一起的,业务高速发展期,各种拼凑可以理解,但是里面坑确实比较多
另外就是内部协作极难,难的地方体现在几个方面:首先,就是认知层面,因为业务发展速度快,周边协作人员水平良莠不齐,想要推动一个事情去落地比较难,协作方人员的owner、责任心不够,各种甩锅满天飞,其次,比较难从上面拿到什么支持,每次和上面的人进行对接,寻求帮助,得到的大概率是一个PUA或者方法论,上面的人基本上属于做管理,不解决实际的问题,所以有时候遇到问题基本上比较难得到切实的解决和处理,所以每次和上面沟通完之后,及其的郁闷,在前司,之前碰到问题,基本上上面都会帮助解决,给结论,但是在这边,目前来看,这个问题比较难有改观
5月把这个摊子接下来之后,从5月开始,就一直到现在不断的在推进这个事情,中间历经选型、方案设计、方案开发,之前本来是计划8月交付,但是最终评估下来之后,可能要在9月份才能进行初步的交付,而且是分段交付
后面我也反思过最近这几个月的经历,问自己,问题出在哪里,我记得我来这边入职的时候,前司招聘我的HR就提前跑路了,但是她没有告诉我她为什么跑路,后来来了这边之后,从初心来看,我其实还是想把这个事情做到最终完美交付的,从业这么多年,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,过往履历一路大厂,大家在认知差不多的情况下,做事情,做业务,各自把各自手上的事情质量做好,交付做好,然后和业务做朋友,但是来了这边之后,好像所有的方法和想法都失效了,自己被困在一个信息茧房中找不到出路
随着年纪越来越大,对于打工这个事情越来越恐惧,虽然这么多年职业履历一直在往上走,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长久之计,也许到时候,会去找另外一条路吧
有时候,在找不到好的出路的时候,也许把手上的事情先做好,交付好,就是最大的出路口的光,尽人事,听天命,虽然对方的项目经理一直安慰我说,其实你已经做的很好了……

添加新评论